一、雙子葉豆科植物通過根瘤菌能固定的元素是氮素嗎
豆科植物為雙子葉植物,約690屬,17600余種,為種子植物的第三大科,廣布于全世界,性狀種種,其用途之大,不亞于禾本科。有不少種類的根部含有“根瘤菌”。植物就利用這些菌類來吸取大氣中的游離氮素以為己體之需。所以,這些植物對于土壤改良和農(nóng)田輪作是非常有價值的,因為這些含氮的根部腐爛后可增加土壤中的氮素(化學式N),或將全株植物犁入土中當為綠肥,其效更著。
二、豆科植物主要有哪些類別
1、食用類:大豆、蠶豆、豌豆、綠豆、赤豆、可豆、菜豆、藊豆、木豆、落花生等豆類。其中,大豆也叫黃豆,豆科大豆屬于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莖粗壯,直立,密被褐色長硬毛。葉通常具3個小葉。托葉具脈紋,被黃色柔毛。葉柄長2~20厘米。小葉呈現(xiàn)出寬卵形,紙質(zhì)。總狀花序短的花瓣比較少,長的花瓣比較多。總花梗通常有5~8朵無柄、緊擠的花;苞片披針形,被糙伏毛。;苞片披針形,被伏貼的剛毛;花萼披針形,花紫色、淡紫色或白色,基部具瓣柄,翼瓣蓖狀;莢果比較肥大肥大,稍彎,下垂,黃綠色,密被褐黃色長毛;種子2~5顆,橢圓形、近球形,種皮光滑,有淡綠、黃、褐和黑色等多樣?;ㄆ?~7月,果期7~9月。
2、飼料類:紫云英、苜蓿、蠶豆、翹搖等。材用類:合歡、黃檀、皂角、格木、紅豆、槐等。染料類:馬棘、槐花、木藍、蘇木等。其中,紫云英屬于豆科,黃耆屬二年生草本植物,匍匐多分枝,高可達30厘米,奇數(shù)羽狀復葉,葉柄較葉軸短;托葉離生,小葉倒卵形或橢圓形,先端鈍圓或微凹,基部寬楔形,上面近無毛,下面散生白色柔毛,總狀花序,有花呈傘形;總花梗腋生,苞片三角狀卵形,花梗短;花萼鐘狀,萼齒披針形,花冠紫紅色或橙黃色,旗瓣倒卵形,瓣片長圓形,莢果線狀長圓形,種子腎形,栗褐色,2~6月開花,3~7月結果。
3、樹膠和樹脂類:阿拉伯膠、木黃芪膠、柯伯膠等。其中,阿拉伯膠也稱為阿拉伯樹膠,來源于豆科的金合歡樹屬的樹干滲出物,因此也稱金合歡膠。阿拉伯膠主要成分是高分子多糖類及其鈣、鎂和鉀鹽。主要包括有樹膠醛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等。品質(zhì)良好的阿拉伯膠顏色呈琥珀色,并且顆粒大而圓,主要產(chǎn)于非洲。目前也有經(jīng)過精制過程而得的粉末狀阿拉伯膠,使用起來更為方便。
4、纖維類:印度麻、葛藤等。其中,葛藤生于丘陵地區(qū)的坡地上或疏林中,分布海拔高度約300~1500米的地方。葛藤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喜生于陽光充足的陽坡。經(jīng)常生長在草坡灌叢、疏林地及林緣等地方,生長在灌木或樹上的生長最為茂盛。對土壤適應性廣,除排水不良的粘土外,山坡、荒谷、礫石地、石縫都可以生長,不過以濕潤和排水通暢的土壤為最佳。耐酸性強,土壤pH值為4.5左右時仍能生長。耐旱,年降水量500毫米以上的地區(qū)可以生長。耐寒,在寒冷地區(qū),越冬時地上部分凍死,但地下部分仍可越冬,第二年春季再生。
5、油料類:大豆、落花生等。其中,落花生根部有豐富的根瘤;莖和分枝均有棱,葉紙質(zhì)對生;葉柄基部抱莖,卵狀長圓形至倒卵形,先端鈍圓形,兩面被毛,邊緣具睫毛;葉脈邊緣互相聯(lián)結成網(wǎng)狀;花長約8毫米;苞片披針形;花冠黃色或金黃色,旗瓣開展,翼瓣與龍骨瓣分離,長圓形或斜卵形,花柱延伸于萼管咽部之外,莢果膨脹,莢厚,6~8月花果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