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
目前最常見的海外注冊方式為:馬德里體系注冊和逐一國家注冊。
海外商標注冊注冊海外商標的好處:
1、消費者青睞“洋品牌”,有利于市場推廣;
2、進入海外市場時,避免發(fā)生侵權事件;
3、提升企業(yè)知名度及實力。
4、作為企業(yè)重要資產(chǎn),可迅速升值產(chǎn)生大額收益。
一、馬德里商標注冊
《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xié)定》于1892年生效,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目前,已經(jīng)有92個國家和國家組織加入了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體系。
馬德里商標注冊的優(yōu)勢:
1、手續(xù)相對簡單
(1)文件提交方便:可以直接向中國商標局提交申請文件,并且接受英語和法語文件(任意國家可以);
(2)繳費方便:可以直接一次性用人民幣向中國商標局繳費。
2、保護范圍廣申請人可以在一份申請中指定一個或者多個成員國要求對其申請商標進行保護,一次申請成功可得到多個成員國保護。
3、需時相對較短申請人從向商標局提交商標國際注冊申請書之日起,一般6個月左右即可取得世界知識產(chǎn)權組織(WIPO)國際局頒發(fā)的商標國際注冊證明,其上載明商標的國際注冊號和國際注冊日。一次性申請馬德里商標的辦理時間遠遠低于單獨辦理多個國家的時間。
4、費用相對較低
商標馬德里國際注冊的費用包括三部分:
一是基礎注冊費;
二是指定國家的費用;
三是本國商標主管機關的費用。
無論指定一個成員國還是指定全部成員國,商標國際注冊申請人均只需繳納一份基礎注冊費,因此,指定的國家越多越合算。
馬德里商標注冊的缺陷:
1、不利于擴大保護
通過馬德里體系申請商標必須保持商標、指定商品與原屬國商標完全一致,商品的選擇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利于品牌保護,對企業(yè)在海外的多元化發(fā)展非常不利。
2、后期跟蹤困難
如果商標被指定國家駁回或者要求補正或者被異議,國際局則只會進行通知,具體事務還要委托當國事務所進行辦理,且答復官方駁回、補正以及異議答辯都有時間限制,一旦遭遇上述情況則不僅是費用的問題,更有可能因一時找不到合適的當國事務所回復官方意見而導致申請無效。
3、注冊范圍有限
馬德里體系雖然有92個成員國,但是主要都集中在歐洲地區(qū),而像包括加拿大在內的大多數(shù)美洲國家、東盟(只有新加坡加入馬德里體系)等則不在此列。通過馬德里申請國際商標有其優(yōu)勢,順利申請的情況下能夠節(jié)省時間和費用,較適于批量的國家申請。此種申請比較適合產(chǎn)品主要投放歐洲的企業(yè)以及中小型企業(yè)保護自有品牌之用。
二、逐一單獨國家注冊
世界上現(xiàn)有主權國家、有獨立法律體系的地區(qū)以及國家組織共200個左右,只要該國家或地區(qū)有商標相關規(guī)定就可以采取逐一注冊的方式進行商標保護。
逐一國家注冊的優(yōu)勢:
1、申請靈活
在全球絕大多數(shù)國家進行逐一注冊都不需要原屬國的注冊基礎,企業(yè)想要申請什么樣的商標、想要指定何種商品或服務項目比較自由。因此,企業(yè)才能夠做到商標先于商品進入海外市場,并能夠對品牌進行擴大保護。
2、風險相對較小
通過逐一國家進行商標注冊,一般會在該國進行事先查詢,申請人可以清楚的知道自身商標是否在該國遭到搶注,商標會有何種申請結果,在該國使用該商標是否會涉及侵權。
3、維權方便
逐一國家注冊一般都是通過當國知識產(chǎn)權事務所或者律師事務所進行,注冊成功后不僅能夠得到該國官方核發(fā)的注冊證,遇到侵權問題能夠及時出具專用權證明,避免損失擴大。另外,注冊商標快要超過有效期時,代理事務所一般會提醒續(xù)展,這是通過馬德里注冊所不能實現(xiàn)的。
4、注冊范圍廣泛
全球兩百個左右的國家和地區(qū)都可以進行逐一注冊。相比通過馬德里體系申請商標注冊,逐一國家注冊則更為靈活、安全,同時能夠進行更有效的后期關注。
逐一國家注冊的缺陷:
1、費用較高
在批量注冊的情況下,通過馬德里體系注冊其費用要比通過逐一國家注冊低一半以上(當然,接受的服務是不一樣的)。少數(shù)國家進行注冊,其公證、認證費用確實偏高,如阿聯(lián)酋公證、認證程序需要8500元人民幣,但是大多數(shù)需要公證、認證的國家其費用都不超過1000元人民幣。
2、有些國家比較費時
通過馬德里體系進行注冊一般至多不超過18個月,通過逐一國家注冊則要費時的多,如印度注冊需要4年左右,巴西注冊需要3年,菲律賓注冊大致也需要3年的時間;不過,在有些國家申請注冊在一年內就可以取得注冊證,如瑞士、新加坡、德國、法國等。逐一國家注冊比較適合大型企業(yè),對維權要求比較高的企業(yè),或者沒有原屬國注冊、申請卻急需在海外使用商標的企業(yè)。
馬德里注冊與逐一國家注冊這兩種方式各有其優(yōu)缺點申請人應當對自身情況以及各種風險進行綜合考慮后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