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蘿卜是人們生活中常見的蔬菜,富含特有胡蘿卜素,是日常食用消耗性蔬菜。種植要取得更大的經(jīng)濟效益需要提高產(chǎn)量,保證質量,那么以下要講的內容就是在生產(chǎn)中如何通過具體措施提高產(chǎn)量。
1、選地選種
種植時選地勢較為平坦的、有機質豐富,排灌方便、無連作的土地,進行輪作。控制菌源,提高生長質量。選擇適合本地氣候生態(tài),抗病能力強,不易分叉的品種,如紅芯6號國家蔬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品種;秋栽種可選日本黑田改善品種系列;大棚栽種可選擇牛頓這些荷蘭胡蘿卜。
2、播種方法
春種11月到12月頭進行,秋種在6到7月進行,種前深翻土耕,再用旋耕機耕兩遍,曬土三天或者噴灑農(nóng)藥殺死地下害蟲。平整土地后人工起大約寬20到30厘米高30厘米的壟行,留溝寬20厘米深30厘米的播種溝。有利于排水透氣,營養(yǎng)需要,細土淺播,或是蓋上食用菌渣,輕輕按壓覆土,以免雨水沖刷。秋播胡蘿卜,出土生長緩慢,要在出苗前噴灑施田普, 避免雜草生長。
3、田間管理
春播胡蘿卜會在播種后10小時左右出苗,棚內栽種必須將溫度控制在30℃以下。秋播是催芽播種,播種6小時左右出苗。三片真葉時,需要進行灌溉保濕,一個生長周期間苗3次,苗高4cm左右,有2片真葉時間苗一次株距要在4厘米cm左右;間苗苗高為10cm左右,有4片真葉時,再間苗一次,株距在5cm;在出現(xiàn)6片真葉時,第三次間苗,株距在14cm。
栽種前都需要用腐熟過的農(nóng)家有機肥,根據(jù)土壤耐肥力增加粕也可以施用氮磷鉀復合肥。在播種后2個月后肉質根進入快速生長膨大期,需要大量水肥供應,可追施復合肥,大約一畝地40斤左右的量。前期控水讓使根下扎,中期滴灌或是空噴,后期視天氣而定。胡蘿卜主要病蟲害有細菌性軟腐病、黑腐病以及茴香鳳蝶、棉鈴蟲等。需要著重防治,在細菌性軟腐病發(fā)病初期用藥可以采用氫氧化銅;黑腐病可以在發(fā)病初期噴灑絡氨銅水劑,而棉鈴蟲和茴香鳳蝶的防治可以采用銳勁特防治。
胡蘿卜的生長可以通過以上一些方法調整,而達到預想的高產(chǎn)需求,學習以上理論再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來具體操作處理,相信一定能實現(xiàn)胡蘿卜產(chǎn)量的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