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現在,合作社又火了,把地整合到一起,既能讓有一定專業(yè)能力的人專職負責,提高技術水平,又提高了大機械的利用效率,雖然受限于制度,土地所有權集中是不可能了,但是在使用上進行集中,中國還是有希望趕超歐美的現代化農業(yè)的。
而且中國農業(yè)過于保守,對于新技術的抗拒太大,轉基因就是一個例子。各個國家的農業(yè)能發(fā)展起來的大多都是地廣人稀的社會情況,但是在以民為根本的中國。中國農民向來講究的是精耕細作,什么輪耕休耕,那都是糟踐地。農村老頭老太太進城,看見荒地都要種點菜,農村的田壟上都要種上莊家。這是我們在這片土地上長期以來形成的生存智慧,不浪費一寸耕地。
如果你想學習西方國家的農業(yè)經營方式,就必須要違背我國的基本國情,土地兼并不是我國所能認同的農業(yè)發(fā)展方式,與科學技術相互結合已經成為現在農民必須要掌握的技術,盡可能多的利用網絡讓農民富裕也是我國現在主要任務與目的,中國人潛意識里認為只有辛苦勞動才能獲得果實,而不會去想怎么去創(chuàng)新。有些想改變這種情況的人往往會被認為是投機倒把、不務正業(yè)被視為異類,慢慢的都被結束在萌芽中。
土地兼并在國外可能不是什么太大的問題,但在中國實施的話,則會給中國帶來難以磨滅的災難,土地私有的后果,是農民的地變成個人的地,有不少地區(qū)的農村合作再次搞了起來,將全村的地集中管理,這不是大機械農業(yè)嗎?土地買賣不成,但是租賃還是可以的,很多聰明的人將大片的土地進行租賃,然后進行大機械現代化農業(yè)的也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