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鱗斜頜鲴又可以稱為沙姑子、黃尾刁、黃板魚,是我國的一種重要經濟魚類。細鱗斜頜鲴病害少、肉味鮮美、經濟價值高、食物鏈較短,主要攝食天然餌料(以腐泥、腐屑及藻類為主),是受消費者歡迎的優(yōu)質魚類,養(yǎng)植前景十分廣闊。
一、人工繁殖技術
1、親魚選擇
要求達2冬齡以上,性成熟時,體重在500g以上,體質健壯、無病無傷的親魚。
2、親魚培育
細鱗斜頜鲴親魚培育可單養(yǎng)或混養(yǎng),實際生產中,多采取混養(yǎng)。采用時每畝混養(yǎng)百尾,在3月份開始集中強化培育,主要投喂豆餅、麩皮等精飼料,同時注意經常加注新水,增加溶氧和刺激親魚性腺發(fā)育。每年春秋兩季應定期拉網鍛煉幾次,以保證在催產期間拉網不會造成驚跳受傷。
3、人工催產
在每年4-5月份,水溫穩(wěn)定在18度以上時開始人工催產,雌魚注射LRH-A 27mg+GH2mg/kg,雄魚減半。每公斤親魚注射2ml,胸腔注射。水溫要求在18-27度,最適產卵水溫為20-25度。一旦發(fā)現親魚發(fā)情產卵,每立方米水體潑灑黃泥漿水1kg,以自行脫粘,20-30分鐘后不斷加進新水和排水,以便收集受精卵。
4、人工孵化
人工脫粘后,其卵表面附有泥沙,卵比重較大,更易下沉,因此用環(huán)道或孵化桶、缸等進行流水孵化時,水的流速應比孵化鰱、鳙、草魚卵的流速大一些,以能見到魚卵隨水漂流滾動為宜。放卵的密度按每立方米水體放受精卵70萬~80萬粒左右,孵化率可達90%以上,在22-23度的水溫條件下,受精卵經40小時孵化即可脫膜出苗,約2-3天完全脫膜。隨著胚后發(fā)育的進行,當稚魚出現鰾后,能平游時,這時降低水流速度,以減少稚魚體力消耗,并投喂蛋黃或豆?jié){等人工餌料。
二、苗種培育技術
1、魚苗培育
(1)適口餌料的培育
魚苗下塘前,提前8-10天每畝施用糞肥200-300kg,待輪蟲等浮游生物繁殖達到高峰時,魚苗下池。在魚苗下塘前一天,每立方米水體用90%晶體敵百蟲0.5g,全池潑灑一次,以殺死較大型的浮游動物。
(2)放養(yǎng)密度
一般每畝水面放苗18~20萬尾,經30天的飼養(yǎng),個體可達3cm以上,這時魚體鱗片已長齊,要及時拉網鍛煉和分稀飼養(yǎng)。每畝分稀到8~10萬尾,以后隨著魚體增長,逐漸降低密度。
(3)飼養(yǎng)方法
在魚苗下塘初期,每天每畝投喂2-3kg黃豆?jié){,下塘10天后增投豆餅糊等,豆?jié){用量也應適當增加;注意適時施追肥,一般3-5天,每畝施有機肥150~200kg,以增殖天然餌料。
(4)日常管理
2、魚種的培育
(1)夏花放養(yǎng)
細鱗斜頜鲴適宜在水質較肥、溶氧量充足的水體養(yǎng)殖,單養(yǎng)每畝放養(yǎng)3.3cm左右的夏花魚種1-1.5萬尾,經過70-90天的培育,可達到10cm以上的規(guī)格?;祓B(yǎng)在放足其他主養(yǎng)魚種后,每畝投放細鱗斜頜鲴夏花1000尾。
(2)飼養(yǎng)方法
其飼養(yǎng)方法、日常管理和出塘等與其它主養(yǎng)魚種相同。
三、成魚養(yǎng)殖技術
1、成魚主養(yǎng)
要求肥水養(yǎng)殖,池水的透明度在30-40cm,同時要保持水質的“嫩、爽”,并適當投喂豆?jié){、豆餅等餌料。
2、池塘套養(yǎng)
在放足主養(yǎng)魚類的魚種后,每畝水面再增放10-12cm的細鱗斜頜鲴魚種500尾。
3、網箱套養(yǎng)
根據網目大小確定放養(yǎng)規(guī)格,一般每立方米放養(yǎng)5~10尾,可有效清除網衣上附著的藻類和腐殖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