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立冬”已過,已播冬小麥由北往南正處于分蘗和出苗階段,是加強小麥冬前管理、培育壯苗、確保安全越冬的關鍵時期。根據(jù)當前小麥苗情和墑情,農(nóng)業(yè)部小麥專家指導組會同全國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分區(qū)域研究提出冬小麥冬前管理技術指導意見。下面我們就說下西南麥區(qū)與長江中下游麥區(qū):
西南麥區(qū)
西南麥區(qū)包括四川、貴州、云南等地。今年秋季溫度低、雨水多,前作收獲晚,田間土壤濕度大,影響播前化學除草,小麥播期明顯推遲。西南麥區(qū)冬季最冷月平均氣溫亦在0℃以上,小麥不停止生長,1月上中旬拔節(jié)。冬前管理時間為播種至12月下旬、冬季管理為12月下旬至1月中旬拔節(jié)前后。重點采取以下技術措施:
一是補種勻苗。缺苗斷壟麥田要及時補種,為趕上生育進程,可用溫水將種子浸泡24小時后再均勻撒播補種。對聚集成堆的叢生苗,應扯去多余的苗子。
二是開溝排濕。該區(qū)濕害最重的時段在苗期,播后應及時開好邊溝、背溝、廂溝。一般邊溝、背溝的深度應達20~30厘米,廂溝15~20厘米,形成一定落差利于瀝水、排濕。
三是促弱控旺。今年11月上中旬播種麥田比例較大,遲播縮短了苗期時間,必須對長勢弱、群體不足的麥田開展苗期追肥,促弱轉壯。套作麥田畝施尿素3~5公斤,凈作麥田畝施尿素5~8公斤。稻茬旺長麥田追肥時間推遲到拔節(jié)前后。同時,可噴施1~2次生長延緩劑,控制生育進程和徒長。
四是追施拔節(jié)肥。該區(qū)小麥在1月上旬至中旬起身拔節(jié)。高產(chǎn)栽培要求純氮用量11~13公斤,其中拔節(jié)肥稻茬麥占40%左右,旱地小麥占20%~30%。也可看苗施肥:群體偏小,畝最高苗量不足50萬,或缺肥翻黃較重的麥田,畝施尿素6~7公斤;長勢一般、葉色中等的麥田,畝施尿素4~5公斤。有灌溉條件的地方,拔節(jié)水和拔節(jié)肥結合進行。
五是防控病蟲草害。稻茬麥田和丘陵旱地麥田地下害蟲危害呈加快發(fā)展趨勢,主要有蠐螬、螻蛄、蟋蟀等,造成缺苗斷壟,對播前沒有拌種處理,應在播種后及時用甲拌·辛硫磷10%(微粒劑)混合細土,撒施防治。冬季最容易出現(xiàn)的病害是條銹病,多為單株感病或出現(xiàn)“中心病團”。如果僅出現(xiàn)個別零星植株感染,可及時拔除,如果出現(xiàn)全田多點感染或中心病團,應噴藥及時防治,切斷擴散源。注意及時防治蚜蟲和紅蜘蛛。要在播前化除基礎上,苗期再一次化學除草,應在12月上旬之前進行;兼顧闊葉雜草和單子葉雜草,合理配置藥劑種類,如苯磺隆、驃馬、麥喜等混合噴施,提高防效;科學用藥,避免產(chǎn)生藥害。
長江中下游麥區(qū)
長江中下游麥區(qū)包括江蘇、安徽、湖北等地沿長江流域和江淮之間的麥田,以及河南信陽地區(qū)。該區(qū)前茬以水稻為主,今年水稻成熟期比上年延遲7~10天,加之10月下旬兩次大范圍降雨,導致小麥播種期比上年推遲,遲播小麥面積較大及土壤濕度較高影響播種質量是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重點采取以下技術措施:
一是搶收搶種。加快水稻收獲和小麥播種進度,晚中爭早,著力提高播種質量。對播種過晚麥田可采取獨桿栽培或套播技術。隨著播期的推遲適當增加基本苗,應注意遲播麥田斤種只能出6000~7000苗,播種量的增加幅度應大于基本苗的增加幅度,11月10日前后播種的畝基本苗宜控制在18萬左右,畝播量25~30斤,每遲播一天增加畝基本苗0.5萬,但最高不超過25萬,以免群體過大,播量可按每遲播一天增加1斤,最高不超過40斤。
二是查苗補種。對出苗嚴重不勻、缺苗斷壟田塊,應進行補種或移密補稀,并澆水促苗。
三是施好苗蘗肥?;久缙?、基肥施用不足的田塊在2葉期應及時施用苗肥,尤其稻套麥田在收稻后及時施用苗肥,基肥和苗肥總量應達到總施氮量的60%,基肥較足的麥田不再施苗肥。如果基種肥及苗肥均不足,在主莖3~4葉期施用壯蘗肥,但若已適量施用基苗肥,則不再施用。在冬前及越冬期間施用泥、雜灰肥培土壅根,能保暖防凍,培肥土壤。對秸稈還田量大的麥田,如麥苗發(fā)黃嚴重,應盡快施用速效復合肥或氮肥轉化苗情。
四是開溝鎮(zhèn)壓。尚未開溝的麥田及時開溝,清溝理墑,疏通排水溝系,保證排水暢通,做到雨止田干、溝無積水。尤其稻套麥田在收稻后及時開溝,適當加大開溝密度,均勻拋撒蓋苗;近期內仍有降雨,當前主要是防止?jié)窈Αa槍Σ煌愋望溙?,采取相應的?zhèn)壓和覆蓋方式,對旱茬和稻草還田量較大的麥田,采用機械或人工措施做好冬前田間適度鎮(zhèn)壓,提高保墑防凍能力;對板茬直播和稻田套播小麥,可通過增施土雜肥或采取溝泥覆蓋的方式加強覆蓋,達到護根保溫防凍的目的;在搞好田間化除、溝系配套等田管措施后,可利用秸稈覆蓋,防凍保苗,增強麥苗抗旱耐寒能力。
五是防治病蟲草害。密切注意稻茬麥越冬前蚜蟲、紋枯病和雜草發(fā)生基數(shù),及時防治?;瘜W除草以日均溫6℃以上,晴天氣溫高于10℃時噴藥為宜,要避開寒潮來臨前用藥,以提高化除效果,避免產(chǎn)生藥害。必要時人工除草。
六是控旺轉壯。對群體過大、過旺麥田,可采取鎮(zhèn)壓或噴施生長抑制劑等措施,控旺轉壯,保苗安全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