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7日從中國養(yǎng)蜂學會獲悉,由于今春冷空氣來襲,再加上酷暑難當,給蜜蜂采蜜帶來困難,預計全年產(chǎn)量將減少五成以上,目前已經(jīng)有企業(yè)漲價10%到20%。
蜜蜂活動的最適宜溫度為15℃到25℃,溫度高于35℃時候,就會減少出巢,只在早晨和傍晚出去采蜜。今年的超高溫使得蜜蜂“宅”在蜂箱里避暑的時間有所增加,再加上不少植物、花朵因為高溫干旱而干枯,蜂蜜產(chǎn)量因此明顯下降。
“預計今年全年的蜂蜜產(chǎn)量將下降50%以上。”中國養(yǎng)蜂學會秘書長陳黎紅昨天表示,有些企業(yè)的蜂蜜收購價已經(jīng)上調了10%到20%。
而在零售市場,今年的蜂蜜價格也高于去年。長寧路上的一家超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相比去年,蜂蜜新品的價格大概上漲了一兩成。900克的洋槐蜂蜜原本售價不到37元,今年調價后漲到45元。
近日,微博上流傳“七種蜂蜜不存在”的說法,稱金銀花蜜、玫瑰蜜、雪蓮蜜、葡萄蜜、松花蜜、玄參花蜜和銀杏蜜都是商家炒作出來的 “蜂蜜”,其實只是商家添加配料后自行調配出來的。
對此,陳黎紅表示,如果當?shù)卮竺娣e集中種植這些植物,可能會達到上市銷售的商品量。金銀花蜜、玫瑰蜜、雪蓮蜜確實存在,但數(shù)量很少,消費者如果要購買這些特殊品種,可以仔細查看標簽上的配料成分,以確定是否是純正蜂蜜。
根據(jù)2011年10月起施行的蜂蜜新國標,規(guī)定蜂蜜必須是天然物質;經(jīng)過化學工藝加工或添加了其他物質的,只能稱為“蜂蜜制品”。
對此,業(yè)內人士表示,蜂蜜名稱后加上了 “膏”、“液”、“漿”、“汁”、“露”、“劑”等字眼,就意味著不是純正蜂蜜,但消費者仍要看清配料表,避免將蜂蜜制品當做純蜂蜜購買。而對于一些銷量特別高的小品種蜂蜜,也要謹慎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