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洋奶粉“劣質門”催熱網購母乳
缺少監(jiān)管發(fā)生糾紛權益難保障建“母乳銀行”還有很長路要走
□晚報記者李一能祝玲報道
為寶寶尋找放心的口糧,一直是年輕父母們心頭的一件大事。從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到最近的洋奶粉“劣質門”,讓不少媽媽覺得母乳才最靠譜。由于個體情況不同,有的媽媽母乳充足,甚至會浪費許多,而有的媽媽卻喂不飽寶寶或不愿用自己的母乳喂養(yǎng),于是網購母乳、專職奶媽、母乳分享等新名詞隨之出現。記者調查發(fā)現,所謂職業(yè)奶媽萬元高薪背后存在衛(wèi)生隱憂。有專家建議可借鑒國外經驗建立“母乳銀行”,讓有需求的家庭及時得到安全放心的母乳來源。
【案例】
媽媽上網為寶寶尋“口糧”
去年12月,張小姐產下一個健康的男寶寶,興奮勁還沒過,寶寶吃飯問題出現了,因為自己的母乳不夠,張小姐只能另想辦法。原計劃給寶寶喝奶粉,但張小姐對奶粉質量心存懷疑。“國產奶粉不考慮,進口奶粉那么貴,而且也有問題,想來想去還是母乳可靠一些。”張小姐想通過網絡來為自家寶寶尋找“口糧”。
在經過一番搜索后,張小姐還真的為寶寶找到了幾個相對固定的“乳源”。“主要是在一個母嬰論壇里找到的,有些媽媽母乳太多孩子吃不掉,整袋整袋放在冰箱里冷藏,所以就免費贈送給論壇里的媽媽,需要的自己去取。”張小姐說,單靠這一渠道并不穩(wěn)定,她在一些網站還找到出售母乳的帖子,雖然價格不菲,但在關鍵時刻也能應急。對于網上分享母乳是否衛(wèi)生,張小姐表示沒辦法證實,基本就靠雙方的信任,通常情況下提供母乳的媽媽會和她溝通一些基本情況,比如孩子是否有過敏體質等,但也不會過于細致,特別是對于贈送母乳的網友,張小姐覺得如果問得太細不太禮貌。
在幾個月的“蹭奶”和“購奶”過程中,張小姐沒有遇到什么太大問題,寶寶也沒有出現過敏等不良反應,但有一件事讓張小姐有些擔心。“那次也是在網上認識的一個網友,免費送給我?guī)状溉?,后來才知道這位媽媽有過傳染病。”張小姐說,分享母乳是一件有風險的事情,后果只能自己承擔。
記者在網絡上搜索發(fā)現,分享母乳的信息大多在一些同城信息交換平臺上,有新聞報道稱曾經淘寶上也出現過母乳網店,但現在沒有了。一位在網絡賣母乳的孫小姐告訴記者,她覺得把母乳倒掉浪費,就在網上出售給有需要的媽媽,她在交易前都會告知對方自己的身體很健康,但不能保證出售的母乳就百分百安全,如果對方還是擔心也就算了,但大部分客戶還是選擇相信她提供的母乳是安全的。
早產寶寶喝“百家奶”長大
網友“飛天小美豬”是母乳喂養(yǎng)堅定擁護者。“堅持母乳喂養(yǎng),是因為孕期十分坎坷,希望能給寶寶提供最好的營養(yǎng)支持。”“飛天小美豬”在接受采訪時難掩幸福,她說,結婚7年,經過努力后終于懷上一對龍鳳胎寶寶。就在她孕晚期,等待幸福時刻時,老天爺又給她開了個大大的玩笑。30周,兩個小家伙就早出來了。一個2.4斤,一個3.3斤,由于體重過輕,寶寶在醫(yī)院暖箱里待了50天。這期間完全是奶粉喂養(yǎng)。沒有寶寶的吸允,她就把母乳吸出來凍在冰箱??蓛蓚€寶寶從醫(yī)院出來后,很快就將這些凍母乳全部吃光,她的母乳根本不夠兩個小家伙吃。
孩子是早產兒,“飛天小美豬”是在美國懷孕的,知道美國有專門的“母乳銀行”,如果奶水不夠,可以向“母乳銀行”尋求幫助。但她回國生寶寶時,發(fā)現中國并沒有這樣的機構。“如果在奶粉和別人媽媽的母乳之間做個選擇,我肯定選擇別的媽媽母乳。”“飛天小美豬”說,她通過網絡認識了很多早產孩子的媽媽,她將自己想要收集母乳的想法發(fā)布到群里,沒想到,很多媽媽愿意將自己多余的奶水貢獻出來。很快,名叫“大寶小寶滴媽”、“思逸媽媽”兩個媽媽回復愿意提供母乳。群里很多媽媽的寶寶愿意吃“凍乳”,這些媽媽就將自己擠出來冷凍的母乳也全部貢獻出來。
寶寶的奶媽從此就這樣產生,有些“奶媽”每次可以提供100包,有些可以提供幾十包,每包有200到300毫升,完全能夠滿足寶寶的需求。“因為自己不會開車,每個周末我媽媽就開著車到上海各處收集媽媽們的母乳。前前后后兩個寶寶大概喝過10多個媽媽的奶。”“飛天小美豬”說,現在兩個寶寶正好一周歲,每個都有20多斤,比足月產的寶寶體格還要壯。
“飛天小美豬”說,她懷孕時,和這些媽媽就在網上建立了聯系,分享懷孕經驗,彼此已經很熟悉了。別的媽媽的奶水也會供養(yǎng)她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寶寶都吃,奶水肯定沒問題。事實證明,她家寶寶吃過10多個媽媽奶水,從未發(fā)生過一次腹瀉,也沒有過敏,甚至連濕疹都沒有長過。盡管如此,“飛天小美豬”還是提醒,接受陌生人的奶還是需要多一個心眼,畢竟在國內,這方面還沒有相關的條例規(guī)范等。
【風險】
發(fā)生糾紛權益難保障
記者調查發(fā)現,除了在網絡上尋找母乳外,還有人提出高薪聘請奶媽。在所有中介提供的家政服務清單中,找不到“職業(yè)奶媽”這一分類。一位從事家政中介行業(yè)的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并沒有“職業(yè)奶媽”這一正式職業(yè),但奶媽職業(yè)的確存在,找奶媽并不難,只要去家政中介打聽,肯定會有收獲。
在業(yè)內人士的指點下,記者撥打了一家家政中介的熱線電話,詢問有否服務范圍之外的“奶媽服務”時,客服人員當場表示有,但收費很高,月薪至少9千元左右,條件好一些的基本月薪過萬??头藛T告訴記者,有一部分奶媽是以前從事其他家政業(yè)的女性在哺乳期兼職,還有的則是業(yè)內人士介紹的,她們會早早為自己孩子斷奶,為客戶家的孩子提供幾個月的哺乳服務。“如果以前做家政的,安全可以放心,有健康證,基本不會出什么問題。”客服告訴記者,奶媽并不是一個正式職業(yè),沒有專門健康標準,只能參考一般家政人員的健康標準,如果客戶還是不放心,可以帶奶媽去做一次體檢,甚至可以規(guī)定奶媽的飲食和作息時間,以保證母乳質量,但這樣奶媽等于24小時駐家保姆,費用可能會比較高。
客服人員說,奶媽服務有一定的市場,經常會有人來咨詢,但還算是比較小眾的服務,如果算上成本比吃進口奶粉要貴得多,因此找奶媽的客戶大多是經濟條件良好且媽媽因為種種原因不能或不愿哺乳的家庭。
雖然中介稱他們介紹的奶媽非常安全,但一位育兒專家表示,聘請奶媽還是有一定的風險,不僅存在衛(wèi)生安全上的風險,也存在法律上隱患。這位專家表示,母乳是否適合寶寶要考慮多種因素,母乳提供者的飲食、生活習慣、作息規(guī)律甚至心情的好壞都有可能影響母乳質量,就算聘請24小時駐家奶媽,不可控的情況還是太多,而且一次體檢也很難全面了解奶媽的身體狀況。除了衛(wèi)生問題,聘請奶媽還存在法律風險,如果在哺乳中出現問題,責任的判斷將很麻煩,奶媽不是一份正式職業(yè),一旦發(fā)生糾紛,雙方的法律權益很難保障。
【說法】
建“母乳庫”有很長路要走
據了解,世界衛(wèi)生組織日前發(fā)表的一份報告說,潔凈的生產環(huán)境、完備的預防病菌感染措施和及時的母乳喂養(yǎng)都有利于降低新生兒死亡率。據了解,像巴西、阿根廷、哥倫比亞以及厄瓜多爾都已設立“母乳庫”,有些地方稱為“母乳銀行”。
“如果中國也有類似的機構,媽媽們就不必擔心‘奶源’安全,而有多余奶水的媽媽,也可以將母乳貢獻出來,不至于浪費。”一直將自己多余母乳提供出來的“思逸媽媽”說,現在很多媽媽群里,相互之間會有這樣的需求互動,但完全是民間的,如果有公益機構或者政府機構能夠將這些規(guī)范起來,很多寶寶都會受益。
“飛天小美豬”則呼吁專門的機構,或者商業(yè)機構,牽頭建立一個平臺,讓母乳媽媽可以進行這方面的交流,這個對早產的媽媽、牛奶過敏的媽媽,都很有意義。
國外的母乳銀行機構,是要在指定的地點對母乳捐贈者進行血液檢查,有艾滋病、乙型丙型肝炎、梅毒等陽性特征的捐贈者不能捐獻;長期吸煙、飲酒、使用毒品的人不能捐獻。在接收哺乳期母親無償捐贈的母乳后,首先要對捐贈者進行篩選,然后對收集來的不同來源的母乳聚集在一起進行巴氏消毒,并采取標本進行細菌測試,測試合格后,會冰凍母乳,采取隔夜寄出的方式提供給需要母乳的嬰兒。母乳銀行的母乳優(yōu)先供應給早產嬰兒,以及醫(yī)院里進行特別護理的嬰兒。收養(yǎng)孩子的母親和母乳不足的母親也可以通過醫(yī)生的處方申請購買。
幾年前,中國內地也曾有人宣稱即將或已經開始建立中國的第一個母乳銀行,但由于法律、政策、資金等各方面的限制,至今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母乳銀行?,F在一些堅持母乳喂養(yǎng)推廣的團體,像上海市母乳喂養(yǎng)協會等,仍然堅持做一些對母乳庫的基礎性的研究工作。從長遠來看,建立母乳銀行無疑是必需的,但根據中國國情體制,最可能的方式應該是類似現在血庫的運作模式。
無檢驗不提倡吃“百家奶”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yī)院產科護士長張俊平認為,母乳的營養(yǎng)成分最適合嬰兒的生長發(fā)育,有著無與倫比的最佳配方,與奶粉促進嬰兒肌肉發(fā)育相比,母乳能顯著促進嬰兒大腦發(fā)育。
國外設立在醫(yī)院的“母乳庫”,要對捐贈母乳的媽媽進行篩選,對捐贈奶進行嚴格的細菌檢測。有些還需要做奶水的成分檢測提取,以用于一些高危、早產的寶寶。
目前,在國內還沒有這樣的機構,媽媽們之間的奶水供需,都屬于民間自發(fā)的行為。
雖然母乳很好,但是在沒有嚴格的檢驗和檢測的情況下,并不太提倡民間的“吃百家奶”的做法。在現實生活中,也許100個媽媽的奶水沒有問題,但有一個媽媽的奶水有問題,對于寶寶和寶寶家庭來說都會帶來影響,甚至傷害。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堅持母乳喂養(yǎng),對于上班后的哺乳期媽媽來說,每天背負的壓力、委屈、尷尬卻比普通人多很多。許多辦公點都沒有哺乳室,一些媽媽只能在廁所里將母乳擠出來,放在冰箱,晚上下班回家再帶回去。記者發(fā)現,一些企業(yè)也試圖通過一些公益活動,幫助這些背奶的媽媽。
據悉,強生公司就組織了“新媽幫”,處于哺乳期又不得不上班的媽媽,每天在辦公室將母乳擠出來,由專門的志愿者將母乳在1個小時內送到寶寶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