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慶陽市農牧局通知要求,我們對全縣麥田、油菜進行預測產?,F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小麥
1、調查及測產結果
今年全縣小麥種植面積10.466萬畝,面積比去年減少8240畝;畝均有效穗數23.1-38.8萬穗,平均31.2萬穗,穗粒數16.7-31粒,平均23.2粒,千粒重32-41克,平均38克,理論畝產233.8公斤,比上年畝產245公斤減產11.2公斤,減產4.57%。預計小麥總產24469.5噸,比去年減少3191.28噸。
2萬畝小麥高產創(chuàng)建示范片平均畝有效穗41.2萬穗,穗粒數29.4粒,千粒重39.2克,理論產量403.6kg。
2、冬春苗情變化
據縣農技站觀察,2010年秋播時正寧縣溫度適宜,墑情充足,小麥出苗正常,封凍前小麥葉片數、分蘗,次生根均與正常年份無異,越冬前小麥秋苗普遍長勢較好。11月24日調查,一類麥田占59.2%,二類麥田占25.3%,三類麥田只有15.5%。小麥畝基本苗23.9萬株,畝總莖數95.6萬株,壯蘗1.2個。4月21日畝總莖數45-112萬,單株分蘗5-6個,越冬返青率高達97%。而據5月6日的調查,畝有效穗23.1-38.8萬穗,平均28.8萬穗,株高43-65cm,平均52.7cm。
從苗情觀測發(fā)現,正寧縣冬小麥冬前和返青后畝總莖數與往年持平,但返青至拔節(jié)期節(jié)間縮短、小蘗、弱蘗及冬后蘗未能成穗,大量消弭,造成單株成穗率低。
3、減產原因分析
?、女a量構成因素分析。從小麥成產三因素的變化情況看,小麥畝穗數減少是主要原因:一是11月初至12月下旬的持續(xù)干旱使土壤墑情不足,導致小麥分蘗減緩,冬前分蘗不足,壯蘗偏少;二是小麥返青至拔節(jié)期持續(xù)低溫,使得冬后分蘗過小、過弱,無法成穗,直接結果是導致有效畝穗數不足。三是干旱、低溫影響幼穗分化,或發(fā)育停滯,穗粒數少。
?、茪庀髼l件分析。
造成夏糧單產減少的主要原因是氣候因素。溫度是影響小麥分蘗生長的重要因素。在2?4℃時,開始分蘗生長,最適溫度為13?18℃,高于18℃分蘗生長減慢。小麥莖稈一般在10℃以上開始伸長,在12一16℃形成短矮粗壯的莖,一般年前發(fā)生較早的分蘗屬有效分蘗;第二次高峰在第二年返青后至起身期。小麥起身后,分蘗逐漸停止,并出現兩極分化,大的、壯的分蘗成穗;小的、弱的逐漸死亡。
拔節(jié)至孕穗期,組織幼嫩含水量較多,抵抗低溫能力減弱。此時幼穗發(fā)育至四分體形成期(孕穗期)前后,要求日均氣溫在10~15℃,對環(huán)境低溫和水分缺乏極為敏感,尤其是低溫,若最低氣溫低于5~6℃就會受害。其特點是,莖葉部分未受害,無異常表現,受害部位是穗的全部或部分小穗,表現為抽穗延遲或抽出空穎白穗,或麥穗中部分小穗空癟,僅有部分結實,嚴重影響產量。
正寧縣去冬封凍前和今年3-4月比較干旱,春季返青期間氣溫比常年偏低。據縣氣象局提供的資料顯示,2010年11月3-12月23日連續(xù)51天無有效降水,今年3月、4月均偏少,特別是4月特少75%。今年2月份氣溫偏高1.3℃,3月則偏低1.7℃。冬小麥起身至拔節(jié)期的4月份氣溫更是動蕩劇烈,全月特高2.2℃,曾出現過28.4℃的高溫,又跌至0.3℃的極低溫(4月4日)。3-4月氣溫多次降至10℃一下。偏低的氣溫使冬小麥春季分蘗生長時間短,分蘗少,影響小麥拔節(jié)孕穗,造成群體不足,穗粒數減少,一類苗率低于往年。客觀地說,春季持續(xù)低溫對冬小麥生長影響較大,但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冬小麥正常生長。
目前,正寧縣小麥正處于灌漿成熟階段,預計在6月10日起就有開鐮收割的地塊,大面積收割在7月上旬。當前還可挽救的是籽粒的粒重,我們將結合氣象預報及目前長勢情況,加強這段時間麥田管理,利用好天時,做好葉面肥噴施,延長葉片功能期,強化小麥灌漿進程,要在收獲前的有限時間內,積極做好病蟲害防治、拔除田間雜草、預防干熱風、預防倒伏等工作,同時認真做好夏收準備,確保夏糧顆粒歸倉。
二、油菜
油菜面積1.1689萬畝,株高65-133cm,平均86.7cm;畝總株數2.2-3.8萬株,平均2.95萬株,單株分枝6-7個,單株平均角果91.8個,角果平均18.5粒,千粒重3.16克,預測畝產量134.57公斤,較上年143.4公斤減產8.83公斤,減產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