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正值農作物生長旺季,在其他地區(qū)農民想方設法增加產量的時候,清河區(qū)的葡萄種植戶卻在降低產量上做起文章。今年,這個區(qū)共有5000畝葡萄被人為降低產量以提高農產品品質,經濟效益不減反增,預計平均每畝超過萬元。
經過近年來的發(fā)展,清河區(qū)葡萄種植面積超過2萬畝,已經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yè)之一,并且形成了生產、貯藏、銷售“一條龍”的產業(yè)鏈條。這個區(qū)組織種植大戶、技術骨干和經紀人成立了葡萄種植專業(yè)合作社,合作社除了統一生產、管理、銷售外,還在技術革新上大做文章。僅最近3年,引進推廣葡萄新品種30多個、生產管理技術20多項。合作社還得到了市葡萄協會會長王文選的支持,從協會抽調出12名骨干技術人員組建成立了技術下鄉(xiāng)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講解葡萄的種植技巧,引導種植戶科學降低產量以提高葡萄品質。截至目前,清河區(qū)共有5000畝葡萄采用人為降低產量的生產技術,雖然產量下降了一半以上,但葡萄的色澤、口感等方面有了明顯提高,也正因為如此,這些過去論斤賣的葡萄開始論穗賣,平均每穗售價達到10至20元,畝均效益超過萬元。葡萄種植戶除了在本地開展農超對接、農企對接的訂單生產模式,還與沈陽、盤錦等10多個城市的大型超市建立起供銷關系。王文選介紹說,他的下一個目標是在這里打造出“四個一”,即一棵樹只結一串葡萄、一斤葡萄售價一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