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縣乾佑鎮(zhèn)馬房子村傳承石磨豆腐工藝,加強農民專業(yè)合作建設,將一家一戶的小作坊做成了產、供、銷一體化的大產業(yè)。全村210戶農民家家加工石磨豆腐,每天向西安、寶雞各大超市供應鮮豆腐4.5噸、豆腐干系列產品0.5噸,全村農民戶均年收入4萬元,人均純收入4800元。
該村距柞水縣城5公里,加工石磨豆腐歷史已久,工藝精湛。2007年3月,霍開志等四戶村民聯合加工石磨豆腐,統(tǒng)一打包運輸,在西安市南門外水司農貿市場試銷,萬萬沒想到,產品剛剛上市,深受西安市民青瞇,四戶農民的小作坊難以滿足西安大市場的需求。
縣農業(yè)局急忙深入農戶調查,組織農戶成立了柞水縣豆制品加工農民專業(yè)合作社,并投入10萬元資金扶持,首批86戶村民自愿加入合作社,會員選舉霍開志擔任合作社主任,在合作社的帶動下,手工作坊規(guī)模不斷擴大。為了提高生產效益,霍開志組織5位村民到河南鞏縣考察學習,在保留傳統(tǒng)工藝的前提下開展技術革新,采用慢速電動機帶動石磨,工作效率比人工推石磨提高25倍,到2009年,加工農戶達到137戶,鮮豆腐日供應量達到2.8噸。會員集資入股,購買兩輛面包車,制作專用木箱,解決了鮮豆腐包裝、運輸難的問題。
為了確保產品質量,合作社聘請4名質量監(jiān)管員,每天巡回各戶檢查指導,現場培訓改進,嚴把產品收購質量關,不合格產品堅決退還農戶,決不把低劣產品銷到大市場。2008年該村鮮豆腐在陜西省旅游博覽會上獲最受歡迎獎,2009年在中國楊凌農高會上獲后裔金像獎,2000年獲中國產品質量協(xié)會“國家質量AA等級”。
今年,合作社又與西安市永和豆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簽訂加工銷售合同,每天須提供鮮豆腐12噸以上,系列加工產品2噸以上。面對新的挑戰(zhàn),該村選聘5名技術骨干,前往周邊的后溝、什家灣、明星等5個村發(fā)展會員,傳授石磨豆腐加工技術,建立石磨豆腐加工示范村。同時,籌資40萬元,購買兩輛冷藏車,解決夏天鮮豆腐運輸容易變質等技術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