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用適宜品種 宜選用耐寒、高產(chǎn)、抽薹晚的品種,如耐寒二白皮、耐寒白葉尖、白葉、苦荬葉等。
2.播種育苗 一般在10月至11月播種,如在大棚內播種育苗并移栽,則可延遲到12月上旬播種。進入10月后,氣候涼爽,適宜萵筍發(fā)芽及幼苗生長,苗期不要蓋遮陽網(wǎng)和其他覆蓋物降溫、保濕、較夏、秋萵筍容易管理。可根據(jù)栽培目的,分期分批播種育苗。不需低溫催芽,既可播發(fā)芽籽,也可播濕籽。選排水條件好、土壤肥沃、背風向陽的壤土。在整平整細后澆透水,待縮水后鋤松表土,即可播種。越冬苗床的底肥不宜過足,要少施,有利于煉苗,增加抗寒力。
3.整地定植 選地、施肥、作畦:整地基本上與秋萵筍相同。多露地栽培,前茬多為秋芽白、秋白菜甚至秋萵筍等。也可利用大棚在11月~3月這一冬閑空檔來栽培一季越冬萵筍。其株行距較秋萵筍稍大,為行距30~40厘米,株距30~35厘米,每666.7平方米栽4000~5000株,苗齡以不超過45天為宜。露地和大棚采用地膜覆蓋栽培效果更好,可促進生長,提早上市。
4.田間管理 越冬萵筍一般在成活后追施1~2次淡糞水,如果翌年以成株上市,則在越冬前應注意煉苗,培養(yǎng)壯苗。不宜肥水過勤,防止苗期生長過旺,幼苗太嫩,耐寒力降低??稍诒﹣砼R之前重施一次“抗冬肥”。翌春氣溫回升,及時清除雜草,淺中耕一次,追肥濃度在逐漸加大。當莖基開始膨大后,追肥次數(shù)可減少,追肥濃度要降低,以免肉質莖炸裂。如采用地膜和大棚栽培,則要施足底肥,不宜過多追肥。大棚栽培要注意通風管理,并同時注意霜霉病的及時防治。
5.采收 根據(jù)上市需要分批采收,一定要在心葉與外葉齊平或剛現(xiàn)蕾時采收,否則肉質莖易空心變老,降低品質。
2.播種育苗 一般在10月至11月播種,如在大棚內播種育苗并移栽,則可延遲到12月上旬播種。進入10月后,氣候涼爽,適宜萵筍發(fā)芽及幼苗生長,苗期不要蓋遮陽網(wǎng)和其他覆蓋物降溫、保濕、較夏、秋萵筍容易管理。可根據(jù)栽培目的,分期分批播種育苗。不需低溫催芽,既可播發(fā)芽籽,也可播濕籽。選排水條件好、土壤肥沃、背風向陽的壤土。在整平整細后澆透水,待縮水后鋤松表土,即可播種。越冬苗床的底肥不宜過足,要少施,有利于煉苗,增加抗寒力。
3.整地定植 選地、施肥、作畦:整地基本上與秋萵筍相同。多露地栽培,前茬多為秋芽白、秋白菜甚至秋萵筍等。也可利用大棚在11月~3月這一冬閑空檔來栽培一季越冬萵筍。其株行距較秋萵筍稍大,為行距30~40厘米,株距30~35厘米,每666.7平方米栽4000~5000株,苗齡以不超過45天為宜。露地和大棚采用地膜覆蓋栽培效果更好,可促進生長,提早上市。
4.田間管理 越冬萵筍一般在成活后追施1~2次淡糞水,如果翌年以成株上市,則在越冬前應注意煉苗,培養(yǎng)壯苗。不宜肥水過勤,防止苗期生長過旺,幼苗太嫩,耐寒力降低??稍诒﹣砼R之前重施一次“抗冬肥”。翌春氣溫回升,及時清除雜草,淺中耕一次,追肥濃度在逐漸加大。當莖基開始膨大后,追肥次數(shù)可減少,追肥濃度要降低,以免肉質莖炸裂。如采用地膜和大棚栽培,則要施足底肥,不宜過多追肥。大棚栽培要注意通風管理,并同時注意霜霉病的及時防治。
5.采收 根據(jù)上市需要分批采收,一定要在心葉與外葉齊平或剛現(xiàn)蕾時采收,否則肉質莖易空心變老,降低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