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我們這溝渠里都有水,明天我家就可以插秧了。”在蕪湖縣六郎鎮(zhèn)萬鍬村,村民孫桂芝一邊往農田里撒肥料一邊跟筆者聊起來:“今年天氣奇特,長時間干旱無雨,但我們這里的秧苗還是能夠插下去的,這主要是鎮(zhèn)排灌站24小時從外河提水,保證了我們的農田灌溉用水,我們今年的水稻栽插沒影響?!痹诓贿h處,村民方勝兵一邊插秧一邊說:“多虧鎮(zhèn)里及時從外河提水,確保了我們秧苗能夠及時栽插,沒有延誤農時。”
遠遠望去,四野白茫茫一片,家家戶戶都在忙著搶收搶種,4、5臺拖拉機來回穿梭,機聲隆隆,人來人往,一片繁忙景象。在附近的沙河口排灌站,筆者看到6臺潛水泵正涌出6條白色水柱,濺起的水花汩汩地向前沖去。據(jù)工作人員介紹,該排灌站早在4月初就啟動抗旱設備,總動力142千瓦,每小時從青弋江提水5000多立方米,保證了周邊農業(yè)用水。
該鎮(zhèn)自4月10日就全面進入抗旱階段,隨著旱情的不斷加劇,外河水位遞減,鎮(zhèn)政府不斷加大資金和機械投入,截止6月3日,投入抗旱資金300多萬元,架設各類大型抗旱機械63臺套815KW,分別從青弋江、趙義河、清水河進行提水灌溉,提水點共24處,累計開機時數(shù)達40058小時,日提水量60萬立方,大大提高了圩內溝渠蓄水量;各村也積極組織群眾抗旱,投入使用3560臺套機泵進行多級提水,確保夏種工作的順利進行,將旱災損失降低到了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