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大旱之下,武漢已有6萬畝莊稼絕收,5萬畝魚塘干掉,本地菜上市量減少三成,菜價躥上歷史高位。昨日,市農業(yè)局出臺多項補救措施,市財政撥付1000萬元救災款,要拉低菜價,保“菜籃子”穩(wěn)定。
全市6萬畝莊稼絕收
缺水,水稻、水生菜和水產品自然最受傷。市農業(yè)局通報,截至目前,全市種植業(yè)受災157.91萬畝,占在田作物的52.3%,其中絕收6.2萬畝,直接經濟損失2.83億元。
水稻受旱34.55萬畝,其中早稻25.2萬畝、中稻9.35萬畝,因旱未插早稻10多萬畝,需要改種中稻或其他作物。水生菜受旱11.72萬畝,接近種植總面積的40%。水產受災55.83萬畝,,占養(yǎng)殖總面積的35.65%,其中逾5萬畝塘堰和精養(yǎng)池面積完全干涸,損失成魚12652噸、魚苗14.65億尾。
蔡甸、新洲、漢南三個區(qū)嚴重干旱,江夏、黃陂、東西湖區(qū)局部嚴重干旱。
芹菜幾乎貴了1倍
本地郊菜中,一部分茄果類蔬菜提前罷園,快生菜產量有所減少。高峰時期,本地菜日上市量為250萬—300萬公斤,現在卻降到150萬—200萬公斤。眼下,本地菜占市場交易總量的比例只有約1/5,比正常年份減少二至三成。
由此,葉菜價格全面上漲,且漲幅較大。據市農業(yè)信息中心監(jiān)測,5月份,武漢蔬菜批發(fā)價格為每公斤2.84元,同比上漲16.4%。其中,芹菜竟?jié)q了95.9%,油麥菜漲了81.8%,莧菜漲了63.3%,小白菜漲了61.9%,菠菜漲了49%。
根據對農業(yè)部規(guī)定的26個蔬菜品種批發(fā)價格的統(tǒng)計,5月份,武漢蔬菜批發(fā)均價為每公斤2.18元,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居第10位。而以往,武漢一直都徘徊在12位以后。
菜價異動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已責成相關部門出臺措施平抑菜價。
搶播快生菜 搶插晚稻
補投魚苗
五大措施搞農業(yè)自救
即日起,我市將展開搶播快生菜、搶插一季晚稻、補投魚苗等綜合補救行動,在水源緊張情況下,首保種植業(yè)、快生菜和精養(yǎng)魚池用水。
措施一:搶播快生菜15萬畝。6月上旬至9月底,每月搶播快生菜5萬畝左右,以小白菜、廣東菜心、大白菜秧子、竹葉菜、莧菜等品種為主,累計搶播快生菜15萬畝以上,爭取每月上市快生菜250萬公斤以上,同時確保上市郊菜的農藥殘留合格率達到100%。
措施二:搶插一季晚稻10萬畝。目前,搶插一季晚稻還有時間,市農業(yè)局發(fā)出緊急通知,要求黃陂區(qū)、新洲區(qū)各搶插一季晚稻3萬畝,江夏區(qū)、蔡甸區(qū)各2萬畝,20日前完成,保全市搶插面積達到10萬畝以上。
措施三:搶種、改種、補種秋玉米、夏大豆、綠豆、 紅薯等生育期短的雜糧或蔬菜20萬畝以上。
措施四:設蔬菜產銷直供點,每天50萬公斤快生菜均衡上市。直供點實行蔬菜產地與終端直銷,給予政策補貼,全市國有連鎖超市分到直銷任務;同時給予運輸補貼,加大外采力度,讓每天供應的蔬菜品種不低于50個,批發(fā)量不少于500萬公斤。
措施五:補投18萬畝精養(yǎng)魚池。水太少的魚塘可以改種水生蔬菜;未受災或受災較輕的精養(yǎng)魚池,要多投鱖魚、鲌類、黃顙魚等生長速度快的名特苗種,稀放精養(yǎng),調節(jié)水質,不讓魚翻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