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tài)防治。這是控制大棚茄子灰霉病的有效途徑。采用地膜全膜覆蓋,大棚用無滴膜。切忌棚內只蓋畦面,不蓋畦溝。結合變溫管理,加強通風,晴天上午棚溫升到33℃時開始放風,中午和下午繼續(xù)放風,保持棚溫25℃,濕度降到70%以下。當棚溫降到20℃時關閉大棚,使夜間棚溫保持在17℃。陰天開門通氣。這樣上午控溫、下午控濕,形成不利于灰霉病發(fā)生的環(huán)境。
機械防治。發(fā)病初期摘除病花瓣、病果、病葉,集中深埋,防治效果可達85%以上。
藥劑防治。定植前用萬霉靈1000倍液噴灑幼苗,達到無病苗下田;花期,在配制好的藥水中加入腐霉利可濕性粉劑沾花或涂抹;大棚茄子在發(fā)病初期或陰雨連綿的天氣條件下,可用45%的百菌清煙熏劑熏煙,每畝200-250克,在傍晚進行,次日通風,每隔7天一次。發(fā)病初期開始噴灑霉特靈、腐霉利、多霉靈等防治,每隔5-7天一次,連用4-5次。
因灰霉病易產生抗藥性,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盡量采用農業(yè)措施防治,控制用藥量和用藥次數(shù)。農藥必須輪換施用和混配施用,以利于延緩抗藥性產生,提高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