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發(fā)病初期時,噴灑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畝地噴灑50-60L的藥液,每隔10-15天噴灑1次,一共噴灑1-2次。
一、白銹病的最佳防治配方
1、發(fā)病初期時,噴灑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畝地噴灑50-60L的藥液,每隔10-15天噴灑1次,一共噴灑1-2次。
2、在病害盛發(fā)的時期,噴灑75%百菌淸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65%代森鋅可濕 性粉劑500倍液,或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1:200波爾多液,每隔5-7天噴灑一次,一共噴灑2-3次。
3、病發(fā)時,使用53%精甲霜靈·錳鋅水分散粒劑600倍液,或25%嘧菌酯懸浮劑1500倍液,或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或40%乙磷鋁200倍液,或69%安克錳鋅8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噴灑一次,一共噴灑2-3次。
4、使用濃度為10%的鹽水進行選種,將種子中的空粒、癟粒、病籽去除,然后使用種子總量0.4%的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進行拌種。
5、與非十字花科蔬菜進行隔年輪作(2-3年);施肥時,避免偏施氮肥,并注意雨后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采收后,深耕深翻土地,及時清除掉田中的病殘體。
二、白銹病是什么菌引起的
1、白銹病是由白銹菌(大孢白銹菌)引起的,白銹菌在0-25℃均可萌發(fā),其孢子囊萌發(fā)最低和最適溫度為10℃,最高溫度為25℃。除侵染白菜類蔬菜外,還侵染蘿卜、甘藍等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危害作物葉片。侵入寄主最適溫度為18℃。
2、病癥:發(fā)病初期時,在染病葉片背面長出稍隆起的白色近圓形至不規(guī)則形皰斑,表面略有光澤,當皰斑成熟后表皮破裂,散出白色粉末狀物;在染病葉片正面則呈現(xiàn)出黃綠色邊緣不明晰的不規(guī)則斑,有時交鏈孢菌在其上腐生,致病斑轉(zhuǎn)呈黑色。種株的花梗和花器受害,致畸形彎曲肥大,其肉質(zhì)莖也出現(xiàn)乳白色皰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