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1、光照不足:當光照不足或者光線過強時,就會導致鵪鶉不下蛋。2、溫度:通常當舍溫低于10℃時,不僅容易導致鵪鶉不下蛋,而且會降低它的抗病能力,增加死亡率。3、飼喂不得當:當飼料中沒有足夠的營養(yǎng)或者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達到28%時,就容易出現(xiàn)停產的情況。
一、鵪鶉不下蛋是什么原因
1、光照不足
在鵪鶉產蛋期間如果沒有提供足夠的光照或者光線過強,不僅會導致不下蛋,而且還容易導致鵪鶉脫毛。
2、溫度
一般當舍溫低于10℃時,鵪鶉的產蛋率會下降60%,甚至不下蛋,而且抗病能力明顯降低,死亡率增加。
3、飼喂不得當
(1)鵪鶉在產蛋時需要消耗大量的營養(yǎng),如果沒有給它提供營養(yǎng)全面的飼料便會導致不下蛋。但是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也不能過高,一般當飼料中蛋白質含量達到28%時,便有可能出現(xiàn)蛋白質中毒,引起組織水腫,從而造成不下蛋。
(2)鵪鶉的飲水量一般是采食量的2-3倍,如果飲水量不足,不僅會導致不下蛋,而且還容易渴死。
4、外部刺激
在遇到了大風、寒冷、持續(xù)陰雨天、鼠害等外部刺激時便有可能導致鵪鶉不下蛋,其中老鼠是鵪鶉天敵,它不僅會偷吃飼料以及傳播疾病,而且還會偷吃鵪鶉蛋,并將鵪鶉咬死,一般1只成年老鼠在一個晚上能咬死10多只成年鵪鶉,偷走幾十枚鵪鶉蛋,給養(yǎng)殖戶帶去嚴重的損失。
二、鵪鶉的下蛋周期是多久
1、產蛋周期
鵪鶉的下蛋周期一般為10個月左右,它大概在42-45日齡時開始下蛋,開產8-10個月后產蛋量便會開始下降,因此需要及時淘汰已產蛋1年左右的鵪鶉,并將它們作為育肥用。
2、產蛋期的注意事項
(1)每天提供16個小時的光照(自然光照+人工補光),光線強度不能過強,以使用40瓦白熾燈進行補光為宜。
(2)產蛋期的溫度以保持在25-30℃為宜,同時及時防治敵害,在遇到大風、寒冷、持續(xù)陰雨天等不良天氣時做好預防工作,避免溫差過大。
(3)提供干凈無污染的飲水并及時清理糞便,定期對養(yǎng)殖工具進行清洗消毒,保證鵪鶉舍通風狀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