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1、飼養(yǎng)房:選擇通風透氣性良好的陰暗房間,面積控制在10-20平方米,并在房內布設廢舊瓦片、青草、土塊、磚塊等供蟋蟀棲息。2、孵化土:按照腐殖土:黃沙:無毒鋸末:草木灰=2:1:1:1的比例混合,然后加入有益菌液。3、孵化管理:產卵盤底部鋪上7-8cm厚的孵化土(產卵盤規(guī)格為45×30×10cm),孵化溫度為25-30℃。
一、蛐蛐人工飼養(yǎng)繁殖方法
1、飼養(yǎng)房
(1)選擇通風透氣性良好的陰暗房間,面積控制在10-20平方米,四周墻壁光滑,正中央搭建人行道,寬30cm左右。
(2)在飼養(yǎng)房內放置廢舊瓦片、青草、土塊、磚塊等供蟋蟀棲息。
2、孵化土
將腐殖土暴曬處理后,按照腐殖土:黃沙:無毒鋸末:草木灰=2:1:1:1的比例混合,然后加入稀釋200倍的有益菌液,直至用手抓成團,松開落地能散開為宜,濕度控制在20-30%左右。
3、孵化管理
(1)產卵盤的規(guī)格為45×30×10cm,底部鋪上7-8cm厚的孵化土。
(2)產卵結束后,在接卵盤上覆蓋紗布(網孔略大于米粒),然后在紗布上噴灑水源,保持孵化土的濕度。
(3)飼養(yǎng)房的溫度保持在25-30℃左右,30-40天后即可孵化而出。
4、若蟲管理
(1)在飼養(yǎng)盤中投放少量飼料,菜葉、瓜果皮青綠飼料以及黑麥草多投喂,精飼料不宜過多投喂。
(2)每個飼養(yǎng)房中放置2個飼養(yǎng)盤和飲水盤,其中飲水盤上應當覆蓋紗布,并在紗布上噴灑水源,保持濕潤。
(3)大約20-25天,若蟲發(fā)育為成蟲。
5、成蟲管理
(1)成蟲交配產卵前,適當增加精飼料以及青綠飼料。
(2)注意通風透氣,并及時將剩余的飼料以及糞便清理干凈。
(3)在飲水盤上噴灑適當的有益菌液,改善蟋蟀腸道的微生物。
6、飼料
(1)精飼料:玉米面60%,麥麩15%,豆粕15%,魚粉8%,碳酸氫鈣1.5%,維生素0.3%,食鹽0.2%。
(2)青綠飼料:各種青菜葉,瓜果皮,鮮嫩多汁牧草。
7、其他管理
(1)冬季當溫度低于25℃時,進行全面全面加溫,同時保持濕潤。氣溫回升時,打開門窗通風透氣。
(2)每天的早晨以及傍晚時分,分別投喂一次飼料。
二、蛐蛐和蟋蟀一樣嗎
1、蟋蟀和蛐蛐是同一種生物。
2、蟋蟀體色多為黃褐色至黑褐色或者是綠色、黃色,身體沒有鱗片。觸角為絲狀,遠長于體長,柄節(jié)為為圓盾形,窄于或等于額突(少數種類的柄節(jié)為長盾形,比額突寬)。復眼較大,為頭長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單眼呈倒三角形或線狀排列,共3枚,其中中單眼位于頭背側、顏面或額突頂端。
3、蟋蟀各足跗節(jié)3對,前足和中足相似并同長,后足發(fā)達,擅長跳躍,其中前足脛節(jié)上有聽器,外側大于內側。
4、雌蟲產卵器外露,由2對管瓣組成,呈針狀或矛狀。雄蟲前翅上有發(fā)音器,由翅脈上的刮片、摩擦脈和發(fā)音鏡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