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菏澤地區(qū)醫(yī)藥管理局、菏澤藥材站蔣立昶、龐福海等1985年承擔省醫(yī)藥局下達的《半夏生長習性觀察和高產栽培技術研究》項目;1995年通過了省級鑒定。鑒定認為:該項研究,首先發(fā)現(xiàn)早春栽種半夏,葉柄地下橫生、珠芽土中形成的早而大及和溫度的關系;珠芽著生部位與種莖大小的關系等重要生物學豐產特性,并將這些豐產特性應用于生產實踐。對半夏倒苗現(xiàn)象進行了重點探討研究,還進行了多方面的高產試驗,從而形成了“早春催芽蓋膜”栽種,使珠芽地下形成,施用生物鉀肥、除草劑、夏季地中撒麥糠(秸)降溫保墑防倒苗等一成套豐產技術。試驗田鮮品畝產達到2033.3公斤,產值1.6萬元,居國內之首。該成果已在山東、山西、江蘇等地大面積推廣成功,到1995年累計面積達3276畝,增收1800萬元。產品經(jīng)省藥檢所檢驗合格,并有部分出口。該項研究為解決我國旱半夏緊缺作出了貢獻,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和可觀的經(jīng)濟效益,在同類研究中居國內領先水平。專家們還建議:進一步對半夏倒苗機理和立體種植進行深入研究。
供應半夏種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