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歲牡丹,歷史活化石
無錫市中心高樓大廈林立、人來人往嘈雜的很,讓人想不到的是這里竟藏著一個已經(jīng)有900多年歷史的小婁巷。想看到百歲牡丹花,先要穿過這條狹窄的小巷。
這條巷子非常狹窄幽深,叫做備弄,順著這條巷子,感覺要走很久才能走到頭,有的地方連陽光也照不進來,就像一條時光隧道。
走過長長的小婁巷,兜兜轉(zhuǎn)轉(zhuǎn),雖然急切的想見到牡丹,但還是不想錯過沿途的風景。
一路經(jīng)過青瓦覆蓋的舊屋子,讓人不禁肅然起敬,這可是有900多年歷史的巷子啊,是古人住過的房子、走過的路。
走到福壽堂,距離154歲牡丹就很近了。福壽堂屋內(nèi)的擺設十分簡樸、古香古色。
福壽堂里掛著的匾額據(jù)說是清朝張宗沂所寫,紙張早就泛黃,像上了年紀的老人在靜靜地訴說歷史。
終于在福壽堂西側(cè)園子看到了百年牡丹,它是清朝秀才秦煥種下的,是1棵有故事的牡丹花。今年它竟然開了72朵,讓無錫的人們非常驚喜,再次刷新了2011年開52朵花的記錄。
同治初年,無錫被太平軍占領,秦煥去了河南開封避難,同治二年,清朝奪回無錫,秦煥從開封返回無錫時,朋友送給他一棵牡丹。
它經(jīng)過了百年風雨的洗禮,躲過了文革劫難,幾代人精心呵護這棵牡丹,越長越旺!
墻上的四個大字“家寶國華”,是清朝原教育部長宋源廉所題,意思就是說牡丹花是秦家的傳家寶,而秦家人是國家的棟梁與精華!
牡丹花長得如此旺盛健康,與一代代的秦家人的悉心照料是分不開的,牡丹與秦家人已經(jīng)有了深厚的感情,好像只有開出最美的花,才能報答他們的呵護之恩!
牡丹花通人性,而秦家人也懂牡丹的性情。秦家第四代兒媳婦已經(jīng)86歲了,人們稱她余阿婆,阿婆說牡丹只愛吃葷腥,一個是豬內(nèi)臟,一個是魚內(nèi)臟,把它們漚熟了,埋根部,一定會讓牡丹開的鮮艷無比。
孩子們也喜歡來福壽堂,在紙上畫出這棵百年牡丹的千姿百態(tài)。
這棵牡丹見證了小婁巷百年的歷史變遷,是無錫市二級古樹,是歷史活化石。
這棵牡丹更是驚艷了老外!英國BBC在2014年派遣專人來給這棵牡丹拍過紀錄片,他們對這棵牡丹贊不絕口!
154歲的牡丹花是有靈魂的,它和幾代代無錫人同呼吸,默默祝福人們生活幸福美滿。
秦家的傳家寶不是金銀珠寶,
而是一棵154年前種下,
雖飽經(jīng)滄桑,
但花開驚艷世人的牡丹花,
花花希望這棵牡丹能永遠活下去,
把我們這代人的故事繼續(xù)傳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