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冬草的別名
麥冬草在《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是一種養(yǎng)生的極好的藥材,麥冬草主要入藥的部分是它的塊莖,而在河南,人們習慣性的將麥冬稱為“禹余糧”、“禹韭”、“禹霞”,這些稱呼是與麥冬草的歷史傳說有關的。
麥冬草的歷史傳說
傳說在上古時期,圣人大禹廢了很大的力氣治理了洪災的禍患,三過家門而不入,最后結束了洪災,人們終于安居樂業(yè),不再遭受洪水的侵擾。由于洪災結束了,人們能夠正常的進行勞作,沒有了洪水,田地里的莊稼植物都長得非常好,人們都獲得了豐收,但這豐收也帶來了困擾,由于糧食太多了,老百姓們都沒有辦法吃完這些糧食。大禹看到這種情況,就命令大家都把剩余的吃不完的糧食倒到河里去,過了一段時間,人們發(fā)現(xiàn)倒了糧食的河中竟然長出了一種草,人們也因為這個原因將這種草叫做“禹余糧”。而這種被稱為“禹余糧”的植物就是我們所說的麥冬草,到了后來,也因為這種植物生長在禹州,麥冬草的葉片又是十分長而窄的,外觀上長得十分像韭菜,所以人們又將這種植物稱為“禹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