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孔雀的食性以植物性飼料為主,也吃蝗蟲、蟋蟀、蛾、白蟻、蛙、蜥蜴等動物。在圈養(yǎng)情況下以玉米、小麥、糠麩、高梁、大豆及大豆餅和種青草為主,再加上魚粉、骨粉、食鹽、砂礫、多維素、微量元素、氨基酸、添加劑等可根據(jù)飼養(yǎng)情況。喜歡吃梨、黃泡等果實,也吃稻谷、芽苗、草籽等食物,此外還食用一些昆蟲如蟋蟀、蝗蟲等,和一些小型爬行動物。動物性食物主要以白蟻為主。但在野生狀態(tài)下的藍孔雀也吃幼年的眼鏡蛇。
藍孔雀雙翼不發(fā)達,不善飛行,而腳強壯有力,善疾走奔跑,在逃竄時多為大步飛奔,覓食一般在清晨和黃昏,清晨來到溪邊喝水、邊清洗羽毛,然后一起去樹林中覓食,炎熱的正午則在蔭涼的林中休息,黃昏再次采食。晚間則飛上樹枝休息。

藍孔雀是多配偶的鳥,每只雄鳥約與五只雌鳥生活在一起。藍孔雀的繁殖期從四月至八月。在繁殖期里雄鳥非常兇,甚至會攻擊自己鏡子里的形象。雄鳥在上午8:30—9:30時,下午4—5時,頻頻開屏,相互爭艷,抖動羽屏,發(fā)出響聲。還會發(fā)出響亮的如同吹號般的“啊-喔,啊-喔”叫聲。雌孔雀處于發(fā)情期時,就向下蹲去,雄孔雀就跳到雌孔雀的背上進行交配。交配行為發(fā)生時,雄孔雀撲在雌孔雀的背上,用喙咬住雌孔雀的頭頂部,兩腳不斷交替地蹬踩雌孔雀的背部,身體后部有較大幅度的抖動,雌孔雀的尾部羽毛散開,主動接受雄孔雀的交配動作。整個交配時間約為十幾秒鐘。然后各自離去。雌孔雀每次產(chǎn)4-8枚蛋,蛋白色至乳黃色,孵卵期為28天。只有雌鳥參與孵化。雛鳥的羽毛是淡棕色的,背部的顏色稍微深一些。未成年的幼年的羽毛顏色類似雌鳥。性成熟在兩至三年后。

藍孔雀是人工繁育下藍孔雀的變異品種,變異率約為1/1000,較為罕見。這主要是由于基因突變的低頻性導致的。另外,在雌孔雀眼里,雄藍孔雀的單調(diào)色彩不會有藍孔雀和綠孔雀的斑斕更具有吸引力。但經(jīng)過人工馴養(yǎng),藍孔雀已經(jīng)達到了種群自我維持的狀態(tài)。

藍孔雀是人工繁育下藍孔雀的變異品種,變異率約為1/1000,較為罕見,平均一千只藍孔雀才能基因變異出一只藍孔雀,比例高于黑孔雀[1]。這主要是由于基因突變的低頻性導致的。另外,在雌孔雀眼里,雄藍孔雀的單調(diào)色彩不會有藍孔雀和綠孔雀的斑斕更具有吸引力。但經(jīng)過人工馴養(yǎng),藍孔雀已經(jīng)達到了種群自我維持的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