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養(yǎng)雞業(yè)的迅速發(fā)展,新的科學飼養(yǎng)方法和先進的配合飼料技術不斷出
現(xiàn),并推廣應用于生產實踐中,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飼料成本約占整個
養(yǎng)雞生產成本的60%~70%,尤其目前蛋白質原料的短缺和價格的不斷上漲,使得廣大養(yǎng)
殖戶和飼料生產經營者不得不尋求一些提高飼料利用率的方法,以此來降低生產成本,
提高經濟效益。
日常常用于提高雞飼料利用率的方法有哪些:
1、配制飼料時,必須以雞的飼養(yǎng)標準為依據,并結合生產實踐經驗,制定出符合要求的最佳飼料配方,不僅滿足雞對各種營養(yǎng)物質(能量、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等)的需要量,而且各種營養(yǎng)物質之間的平衡應達到最佳,平時也可以用微生態(tài)蟲草菌發(fā)酵液飲水,對提高飼料利用率效果更顯著。
2、配制飼料時,應注意飼料的多樣化,盡量多用幾種飼料原料進行配制,這樣可以充分發(fā)揮各種原料之間的營養(yǎng)互補作用,以保證營養(yǎng)物質的完善,有利于提高飼料的消化率和營養(yǎng)物質的利用率。
3、選擇原料配制飼料時要注意原料的品質和適口性,如果飼料品質不良或適口性差,即使在計算上符合營養(yǎng)需要,而實際上并不能滿足雞的需要。對于那些有不良特性和適口性差的飼料原料如血粉、皮革粉、羽毛粉、棉粕(餅)、菜粕(餅)、芝麻餅、草粉、糟渣等要事先進行加工處理并限制其在飼料中的使用量。
4、配制飼料時,應考慮飼料的衛(wèi)生要求,所用原料應質地良好,發(fā)霉變質的原料不應做配合飼料的原料。在飼料原料中,如米糠、花生餅等因脂肪含量高,容易發(fā)霉,容易感染黃曲霉菌而產生黃曲霉毒素,損害雞肝臟,嚴重的產生腫瘤或癌癥。除此之外,還要注意選擇那些沒有受農藥或其它有毒、有害物質污染的飼料原料。
5、配制飼料時,必須根據各種雞的消化生理特點,選擇適宜的飼料原料進行搭配,尤其要注意控制飼料中粗纖維的含量。當日糧中粗纖維的含量增加時,日增重和飼料利用率將降低。粗纖維含量以不超過5%為宜。
6、配制飼料時,必須考慮雞采食量與飼料養(yǎng)分濃度之間的關系。如果日糧能量濃度偏低,雞就會增加采食量,采食過多,就會降低消化率。
7、環(huán)境條件也能影響飼料轉化效率。如產蛋雞的最佳溫度是18--20℃,當溫度降低,采食量增加,飼料能量中的大部分將用于產熱,而不是產蛋。如果溫度太高,采食量減少。濕度、通風、有害氣體、光照等的變化也會影響飼料利用率。
8、飼養(yǎng)管理同樣也會影響到飼料利用率。如產蛋雞的過度擁擠會明顯損害生產能力,其采食量、飼料報酬會降低。在舍飼的條件下,較小組群的生產能力明顯提高。良好的人工管理,也會獲得較好的生產效率。
9、飼料添加劑的使用。在生產實踐中,使用一些酶制劑蟲草菌發(fā)酵液、全能益生素制劑等可提高雞的飼料利用率和生產能力。